近日,國能印尼南蘇一號2×350兆瓦燃煤發電新建工程1號機組順利通過96小時凈上網容量測試,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該項目是中國神華積極響應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海外中標的煤電(IPP)項目“第一單”。項目計劃建設2臺350兆瓦超臨界坑口燃煤機組,創新采用的風扇磨煤機與高溫爐煙管道技術方案系首次在印尼能源工程中落地應用,同時配備高效脫硫環保系統與低氮燃燒工藝,通過優化燃燒控制策略實現多重環保突破。這種“高效利用+超低排放”的技術組合,在滿足電力需求的同時,助力印尼能源結構向清潔化、低碳化轉型。此外,項目投產后預計年有效利用小時數可達7008小時,按設計裝機容量計算年發電量將形成穩定規模。這一穩定電力輸出將緩解當地電力供應緊張局面,為工業企業擴大生產、居民生活用電改善提供可靠保障。
自2020年9月正式開工以來,項目團隊攻堅克難,高標準完成電廠主體工程建設;克服施工條件惡劣等難題,建成80公里送出線路工程,于今年5月實現反送電,攻克工程建設“卡脖子”難題,創下同區域、同類型工程建設用時最短紀錄。此外,項目公司在機組啟動調試全過程中,通過科學調度、精細操作與動態調整,實現機組保護投入率、自動控制系統投入率、在線儀表準確率、設備完好投入率均達100%,最終如期完成PPA合同約定的96小時凈上網容量測試,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階段。
該項目積累的跨國項目管理經驗、技術適配方案與本地化合作模式,為中國神華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