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珠海港務“大型煤炭港口煤炭智能‘采制化’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成果順利通過天津市科技成果評價中心組織的鑒定,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項目聚焦能源安全保障、世界一流港口、綠色智慧轉型等國家和行業重大戰略,以推動煤炭采制化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管理模式的升級、提高煤炭質數量數據的市場公信力為目標,針對水運行業長期存在煤炭“煤質化”過程中存在的效率低、易堵塞、煤樣交叉污染等瓶頸問題,綜合運用物聯網、區塊鏈、邊緣計算、動態反饋、感知聯動、智能決策等手段,在煤炭“采、制、運、儲、化”全過程智慧運行、數據全程上鏈和閉環管理等方面實現了關鍵技術突破,取得了顯著成效,創建水運行業首例先進級煤炭無人化驗室,形成行業首套無人化驗室成熟度評估標準,打造了煤炭港口煤種采制化智慧運行和管理新模式,填補國內水運行業煤炭“煤采制化”領域的多項技術空白,推動煤炭港口全煤種煤質化檢測的高效率、高精度和高質量發展。
項目團隊研發基于雙主采器-雙環錘破碎的濕黏煤高效采樣技術和涵蓋“干燥、稱重、破碎、縮分、清掃”煤質全流程智能制樣技術,顯著提高了濕黏煤采、制樣的時效性、穩定性、可靠性。研發坩堝狀態智能識別技術、半導體藍光激光煤樣點火技術、煤樣檢測自動化校準技術,保障高可靠、高效率的煤質自動化驗,化驗效率提升了50%。研發國內外煤炭港口首套涵蓋自動化“采樣-制樣-化驗”的智慧管控平臺,實現煤炭“采制化”全過程智能化、自動化閉環管理,提升港口運營效率和貿易結算時效性,出驗時間縮短了40%。
該項目研究成果已在國內多個港口、電廠、檢測公司成功應用。項目成果填補了國內煤炭港口采制化作業領域的技術空白,成功在行業內樹立了標桿,有利于促進我國大型煤炭港口智能化轉型升級,具有巨大的技術、經濟推廣價值。